欢迎光临寻材问料网!
当前位置:社区 >工艺 >其他 >新材料新工艺

其他

-新材料新工艺

+关注

总共 718 精华 8 今日发帖:0

  • 0
    请问曲面屏是怎么加工出来的?有哪位朋友知道吗?
    毕吃 2015-08-30更新 顶 (6) 踩(0) 回复(0)阅读(349)
  • 0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以Ar/H2/CH4为气源,通过改变气源流量比例和功率,探究生长低粒径纳米金刚石的最佳条件。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制备出的薄膜的晶粒尺寸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采用拉曼散射光谱仪对薄膜的质量及残余应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氩氢浓度比例相对于功率和甲烷浓度等因素对金...
    Scott 2015-08-28更新 顶 (6) 踩(0) 回复(0)阅读(347)
  • 0
    在动力电池市场日益火爆的当下,如何保障动力电池高一致性、高安全性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话题。广州红运混合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泛乐认为,动力电池极片的一致性,70%取决于浆料的一致性和匀浆工艺,而极片一致性对动力电池最终成品的影响颇大。事实上,搅拌在整个锂电池生产的链条中是很关键的一步,也是后面多道工序的基础...
    特斯拉 2015-08-29更新 顶 (8) 踩(0) 回复(0)阅读(346)
  • 0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将二维石墨烯片加工成3D形状的新方法,为未来的石墨烯-MEMS混合器件和柔性电子产品集成系统铺平了道路。 伊利诺伊州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助理教授SungWoo Nam解释说:“据我们所知,这项研究首次将石墨烯整合成各种不同的微观几何形状,包括金字塔,柱子,圆顶,倒金字塔...
    一生的眼泪 2015-08-25更新 顶 (7) 踩(0) 回复(0)阅读(345)
  • 0
    碳纤维(Carbon Fibre)是纤维状的碳材料,及其化学组成中碳元素占总质量的90%以上。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抗蠕变,导电,传热,和热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它们既可以作为结构材料承载负荷,又可以作为功能材料发挥作用。因此,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一...
    碳纤维爱好者 2015-08-25更新 顶 (7) 踩(0) 回复(0)阅读(342)
  • 0
    大家都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不知道有没有校友?
    钢铁侠 2015-08-30更新 顶 (7) 踩(0) 回复(0)阅读(341)
  • 0
    大家认为新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最难的技术是哪一项?未来什么时候会有突破呢?
    毕吃 2015-08-27更新 顶 (6) 踩(0) 回复(0)阅读(339)
  • 0
    纳米压印技术(Nano-Imprint)易于形成精细图案,是实现仿生(Biomimetics)技术的手段之一。以蛾眼的表面结构为基础制造的防反射膜就是一个代表案例。三菱丽阳开发的防反射膜“蛾眼薄膜”。以往防反射膜的光透射率只有92%,而蛾眼薄膜则达到了99%以上。除可用作显示器等的防反射膜之外,贴到太 阳能电池面板上时,还有望减少...
    华生 2015-08-28更新 顶 (6) 踩(0) 回复(0)阅读(335)
  • 0
    7月30日下午3点,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研究员、上海新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丁古巧博士应邀做客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线上主题活动。 丁博士以一贯的严谨作风和条理性,列举了本次演讲的大纲:整体介绍制备石墨烯粉体的方法,引出从天然石墨出发做石墨烯的重要性;石墨-石墨烯的关系;三种制备途径;总结。 ...
    八千里 2015-08-29更新 顶 (6) 踩(0) 回复(0)阅读(334)
  • 0
    研究发现,材料在纳米水平(接近原子尺度)上所表现出的特性很难保留和开发。事实上,在接近原子尺度上,材料具有的独特和潜在的电气、光学和可拉长性质,在使用常规的工艺方法制造成毫米级或厘米级材料和系统后,往往会消失。如何将原子尺度所具有的极具应用价值的材料特性保留下来,是目前材料科学界攻关的难点。美国国防部...
    Aragorn 2015-08-27更新 顶 (6) 踩(0) 回复(0)阅读(334)
  • 0
    摘要:传统电致发光(EL)薄片只能弯曲到一定程度,可以很容易地应用到平整表面。现在新的工艺允许把光致发光层直接印刷到三维组件上。这种电致发光组件可以用来加强建筑安全以防停电。其他潜在的应用包括显示器、手表或创意房间设计。 各种材料的弯曲和灵活表面,如纸张和塑料等,可为其提供发光表层。(图片来源:S.Walter/...
    一生的眼泪 2015-08-30更新 顶 (7) 踩(0) 回复(0)阅读(331)
  • 0
    传说中要作为iphone屏幕的蓝宝石据说又硬又耐磨,那么问题来了,蓝宝石是怎么加工的呢?
    毕吃 2015-08-26更新 顶 (6) 踩(0) 回复(0)阅读(329)
  • 0
    该方法一般是通过加热6H - SiC 单晶表面,脱附Si( 0001面) 原子制备出石墨烯。先将6H - SiC 单晶表面进行氧化或H2刻蚀预处理,在超高真空下( 1.33 × 10 -8 Pa) 加热至1000 ℃去除表面氧化物,通过俄歇电子能谱(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确认氧化物已完全去除后,样品再加热至1250 ~ 1450 ℃并恒温10 ~ 20 min,所...
    Haper 2015-08-30更新 顶 (6) 踩(0) 回复(0)阅读(324)
  • 0
    近日,中科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材料系余彦教授课题组与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合作的科研团队发明了一种用芦苇制 成锂离子电池三维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打破了此前仅能用复杂的化学步骤合成硅的技术难关,为未来开发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提供了更多可能。当前的锂离子电池主要以石墨及改性...
    特斯拉 2015-08-28更新 顶 (8) 踩(0) 回复(0)阅读(322)
  • 0
    近年来,石墨烯承载着未来变革产业领域的希望,欧盟于2013年10月率先启动了为期10年的“石墨烯旗舰项目”,旨在使欧洲公司“能够在全球石墨烯技术竞赛中获得主动权”。在该项目日前主办的“2015石墨烯周”大会期间,科技日报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项目执行委员会主席、剑桥大学石墨烯中心主任安德烈·法拉利教授。 石墨烯...
    小徒 2015-08-30更新 顶 (6) 踩(0) 回复(0)阅读(319)
  • 0
    引言:来自马德里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开发了一种可在多种基体材料上生产铝光学纳米传感器的方法,而且这些传感器可用于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标签中。 来自马德里理工大学(UPM)光电系统和微技术研究院(ISOM) 的这项新技术,可以制备像人类皮肤一样贴附于不平滑表面和生物表皮的光学纳米传感器。这项技术的成果可以极大刺激可...
    一生的眼泪 2015-08-25更新 顶 (6) 踩(0) 回复(0)阅读(311)
  • 0
    石墨烯是一类新型的碳材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在导热、导电、透光性能、气体阻隔方面具有卓越的特性。因此,石墨烯也被称为“梦幻材料”。从目前石墨烯产品的宏观形态和层数来看,石墨烯产品可以分为寡层石墨烯微粉和大面积单层石墨烯。前者主要利用化学氧化还原法或者机械剥离法进行制备,潜在的应用领域...
    八千里 2015-08-29更新 顶 (6) 踩(0) 回复(0)阅读(309)
  • 0
    是不是见惯了散落在实验室角落里的廉价二氧化硅管?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者们发现,低价的二氧化硅管和铝结合,竟然有神奇的事情发生。科学家们掌握拉制细长纤维的技术已经有一些年头了。制备多功能性纤维的通常办法是将不同材料结合成长官能团单链。目前,这种长单链只能通过在大块状或者筒状的预制品里填充材料而形成。...
    Aragorn 2015-08-28更新 顶 (7) 踩(0) 回复(0)阅读(307)
  • 0
    一般来说,石墨烯是一种六边形结构的碳材料。日前,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王前教授课题组与其他国际合作者模拟了一种称为五边形石墨烯的新型碳材料的合成。与由碳六元环所构成的石墨烯不同,这种碳的新同素异形体是以纯碳五元环为结构基元构成的二维结构,并具有可与石墨烯媲美的优异性质。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美...
    八千里 2015-08-29更新 顶 (6) 踩(0) 回复(0)阅读(307)
  • 0
    还原氧化石墨烯是一种宏量制备石墨烯的有效方法,目前报道的还原方法包括物理和化学的方法,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危害环境,不兼容低温工艺等。本文提出了一种低温氧化石墨烯还原的方法。利用氢等离子体和氧化石墨烯反应,去除含氧官能团,实现还原氧化石墨烯。经过氢等离子体还原后,表征各个含氧官能团的吸收峰强度下...
    Scott 2015-08-28更新 顶 (6) 踩(0) 回复(0)阅读(305)
1 2 3 4 5 6 共6页 转到第
400-7755-899